国术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国术联盟
网站用户注册说明邀请码注册
客服[QQ:6008797,微信:ha0795 ]
联盟教学
江西五百钱教学交流专栏卢荣军简介
弘扬国术文化,研究江西五百钱绝技
网站管理
联盟微信直播告示专栏2020年直播课程表
敞开心扉,虽然会有风雨,但一定会有阳光
搜索
查看: 1807|回复: 1

清咸同年间苗族义军使用武器考察-作者李炳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6 09: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物华天宝 于 2018-9-6 10:04 编辑

 中国冷兵器发展到宋代已经是到了顶峰,经过元、明两代到清代,一方面是冷兵器继续使用,同时热兵器进一步得到发展。本文考察清代咸同年间黔东南苗族义军使用武器,主要是考虑到,因为只有在起义的时候,平时所使用的武器以及生产上使用的可以作为武器的工具才可能在官方的文献中得到记载,其次是借此可以考察100多年前苗族的科技情况。

一。咸同以前苗族武器发展情况

       在宋代,弩是当时最高级的远射武器,南宋以后开始有火枪火炮使用于战争。在元代,蒙古军从西亚获得更先进的火器,但是并未扩散到其它军队(如汉军),大多掌握在蒙古军手中,因此,内地汉军仍然主要使用宋代遗留下来的冷兵器。明代,火器得到发展,其中有些是仿制国外。

      宋代文献中开始记载到苗族使用武器情况,洪迈《容斋笔记》卷16《渠阳蛮俗》说:“偏架弩侔中土神臂弓。”关于偏架弩,在明清志书中仍然作为一种高级的武器加以记述,如《贵州通志·土民志》:“强弓名曰偏架,长六七尺,三人共张,矢无不贯。”明代贵州巡抚郭子璋《黔记》中记述苗族男子“负lan抱弩”,“出入执枪”,这个“枪”当然只是梭镖之类,因为当时称火器为“铳”。《舆地记胜》卷12:“蛮皆盘瓠之余种……其兵器有甲胄,标、牌、刀及偏架弩,其利与中国神臂等。”清代付鼐《复总督百龄书》说:“苗枪较营枪长至尺余,最能击远。”陆次云《峒溪纤志》:“苗人火器有过山鸟者,能打越重山。”《贵州通志·土民志》:“牛尾枪几与内地子母炮(捋)。”乾隆《贵州通志》:“九股苗性尤骠悍,头戴铁盔,……身披铁铠,……尚能左执木牌,右持标枪,口衔利刃,捷走如飞……前明播州之乱,为杨应龙羽翼,虽调兵十数万诛杨应龙而九股苗未剿灭。”关于铠盔,同书说“头顶铁盔,后无遮肩,前有护面两块,即铸于盔,极重。身披铁铠,上如背塔,止及乳,下用铁链固身,形如圈,笼缀于上。坐则缩,约重三十斤。以下铁片缠身。”关于“利刃”,同书还说“九股苗所用之利刃,名曰双环刀……造刃之法,子初生时,各亲家送铁一块,匠人造成粗样,埋入泥沟,每年取出冶炼一次,至十六岁方成刃口……磨而不灭,宰牛杀过而不滞。”成书于清嘉庆的《续黔书·苗刀》中再一次提及之中刀,对试刀刃之法说“苗人制刀必经数十煅,故銑锐无比,其试刀尝于路旁,伺水牛过,一挥牛首落地,其牛尚行十许步才仆,盖犀利之极,牛猝未觉也。”道光《清平县志》说:“清平黑苗……火抢环刀二械,各寨苗人俱有,自雍正十三年叛逆,动七省官兵征剿,军械无许私藏。”陆次云《峒溪纤志》:“苗人年十六无不带刀,其铁自始生时炼至成童,故最为銑利,以黑漆皮为鞘,貌虽不利,锋不可当,能者掷刀空中,接之以手,曰"跳鸡摸"。”清人梁履绳曾写有《苗刀歌》对苗刀作过描述,其中还提到“刀首镂错装金环,生漆涂柄缠麻管”,“苗人爱刀不去身,腰间展跃如有神”。

    《平苗纪略》是记载雍正年间在黔东南苗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是使用武力情况。其中记载的苗族使用武器基本上是反映了咸同前苗族使用武器情况。七年二月在剑河公鹅、鸡摆尾等寨“旬日之间刀、弩、长标、鸟铳、礮位、盔甲收峙如山”。六月,公鹅“缴献鸟枪、环刀、标枪、弩弓无数”。后来在鸡呼党“获铁盔、标枪、铛牌无数”。鸡呼党一战之后,宜夭、腊鸟、交鸪、演农、交甲六寨便“旋缴枪86门,刀130口,标枪170根,弩12张,铁甲5领”。8年正月,“又陆续缴到鸟枪1495杆,标枪186根,弩弓1412张,刀151口,鸟机9位,子母礟1位,霸王鞭礟1位,铁盔9顶,铁甲17领”。这里所记载的仅仅是今天剑河县的几个村子的情况,由一斑而窥全豹,其它苗族地方的武器可能也只是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别,而这类相差不会太大。

二。咸同年间苗族义军使用的武器

1。民间传说的情况

    这些传说尽管是收集于100年之后的五十年代,其间武器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新武器只是在军队中出现,民间使用于打猎的武器基本上与几代人前使用的差不多。此外,民间的这些传说所提及的武器我们在文献中也得到印证,而且证明民间传说中提及的武器要比文献中记载的种类要少得多。传说中提及的武器有:

    鸟枪:说这些鸟枪是买来铁块自己打制的。提到有时边走边吹或,边放枪;提到雨天火绳点不燃,提到将子弹在血里滚过再填装;提到铁弹、铅弹,看来这些鸟枪不仅仅是放射铁沙。

    梭镖:又称“杆子”,有时称“长矛”。传说中铁弹放枪来不及就“杀杆子”,提到梭镖有的有一两丈长。(《咸同贵州军事史》苗族兵器“杆长二丈”,《苗蛮图册》中所见到的梭镖常常有两个人高)。

    砍刀:有时称谓“大刀”。其中一则传说提到包大肚有一柄扁担形的佩刀,重八斤,闪闪发光,砍铜剁铁,刃口不卷。

    钗:传说中常常说是“猫叉”。

    弩:有的传说提到隔里把路能射死人。同时提及箭头用毒药煮过,一射中就医不好。

    铛:传说中用“挡耙”一词。贵州汉语“耙”读pa,“铛耙”就是兵书中的“铛钯”。铛钯是一种多刃兵器,兼作矛盾两用,写作“挡耙”一方面可能是辑录者不知道这种兵器形状,二是理解为用来“挡”敌的“耙”也未尝不可。

    木炮:传说中说这种木炮四人使用一门,其中两人抬炮,两人抬弹药。一般对这种用棕树扣制的炮又称为“九斤炮”,是因为能装九斤火药和铁沙。

    此外就是“铁尺”、“长剑”、“小刀”和“飞杆”。义军是否使用过铁炮呢?今天在贵州省雷山县郎德上寨义军首领之一的杨大陆的故居中陈列有一门铁炮。郎德上寨与丹江旧成相望,据说当时双方都用火炮对射过。义军使用木泡是可能的,而使用铁炮则大多是起义之后从清军方面缴获来的。

2。文献记载的情况

    文献中的记载都不是夸大的虚语,也不敢隐瞒其真实,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较为客观的。较为详细记载义军使用武器的是《咸同贵州军事史》第十六章“军械与军装”。书中说“至(于)苗族兵器,则有鸟枪、杆子、环刀、弓弩、兜鍪、皮甲等。苗生子长大即炼钢以为刀,终身用之。试刀必仰刃牛项,下以肩之一肩即殊者,良刀也。弩名偏架,以一足蹶张,手臂传矢,往往命中。杆长二丈余,用以护弩,战则一弩一杆,相将而前。执弩者口衔刀而手射人。敌或冒刃迫之,干无所施,弩人释弩,取口中刀奋击以救最近。多用鸟枪,以其尤为敏捷也。苗人鸟枪制作极精,将铁筒车数,数打磨光溜,俾子出无滞。子堂引门俱有法度。峒硝山矿处处皆产,用pu木灰和之烟白,易燃,见烟则子已到。能远及数十丈之外。”

    《湘军记·平黔篇》记有“战则苗铳为助”,在凯里之战中,“官军火抢仰攻,苗抛石下击”,而提到乌鸦坡一战时“苗党四五百人,持短刀殊死战”。唐炯《援黔录》卷三,提到“窃查各营所用小枪不如苗枪能及远”,这是他在打申请买枪的报告中说的。

    徐家干在《苗疆闻见录》中记载苗族人喜欢打猎,“善用鸟铳,其铳之长有至五六尺者,其子路亦可及百二三步之遥,随山起伏,最为准捷。”这些鸟铳到了战争的时候自然是当然的武器。其次还记载说“苗用鸟铳多以铁条为弹,长寸许,视门口为大小,著身伤人最易及骨。如苗酋张臭迷(即“张秀眉”------引注)等则以银条为之,较之铅弹准捷多矣。”“苗用军器有曰杀牛刀,刀长二三尺,宽一寸五六分,安用木柄,口最锋锐,兵刃既接,亦称利器。”“亦有抬炮,据寨守卡用之,以木叉架地上轰击,近兵袭取,最忌直攻。”

    义军的武器除了自己打制之外,购买和缴获是另外的重要途径。在起义初期的头十年(1855-1865),义军攻陷了许多重要清政府驻地,如台拱、岩门司、旧州、丹江、下江、凯里、施秉、清江、麻哈、都匀、平越、镇远等等,得到了不少武器。如《咸同贵州军事史》第六册“苗族之运动·生苗之役”记载(以下引用除提及书名外,余皆引自此书第六册),1855年12月25日,兴义府经历黄凤等前往救援丹江厅,在凯里龙头河“无舟,涉水渡,天大雨雪,火器尽湿,为苗击败,……奔清平,至气洞河,苗歼之,全军覆没,苗尽得凤等巨炮火箭诸利器。”《贵州通志·前事志》提到同治8年在羊安,贵州提督张文德被义军打得“兵勇十亡八九,委弃军装器械无数”,唐炯《援黔录》中则详细说是“张文德所部三十余营全行溃没,弃失开花炮、洋炮甚多。”

      同时也正面零星提及义军使用炮。如黄飘之役,“西隘擂木、滚石、飞炮一时如雨而下”,在施洞口之战,“敌(义军--引注)发炮,泡遽裂,诸军急上夺其炮台,苗悉由山后退”。

      同书还常常记载义军用枪,和清军将领被炮打死。如清军在收复镇远之前,“总兵江忠珀中炮没”,在黄飘一战中“飞炮中(黄)润昌裂脑,死于阵”,清军在攻打施洞口的时候,“千总黄致和,守备何忠才,游击胡隆胜中炮没”,在雷公山的同南,“守备曾占鳌,千总萧贵隆中炮死”。

三。清军使用武器

      为对付咸同年间贵州各民族起义,清政府调动了七省的军力。但是以湘军为主,而且对付黔东南苗族义军的也主要是湘军。至今民间都还知道“席宝田”这个于同治六年顶替兆琛之职的统帅。湘军主要是陆师,而水师和马军没有参战。在陆师的建制中,有营、哨两级,每一营有亲兵72人,其中除官长外,每十人为一队,分劈山炮对(2个)、刀矛队(3个)、小枪队一共六队。每一哨分八队:抬枪队(2个)、刀矛队(4个)、小枪队(2个)。另外,营官设帮办,用长夫48人,其中运绳药、军装30人。每个劈山炮队用长夫3人,每个刀矛队、小枪队用2人。每抬枪队用3人、每个刀矛队、小枪队用2人。另外,拔队时营官别拔公夫抬劈山炮。由湘军的建制来看,“刀矛”还是湘军的主要武器,其次是炮队、小枪队。

    《湘军记》附录曾国藩所作歌辞中也提到武器情况。作于咸丰二年的《保守平安歌·操武艺》中写道:“石头要打十二丈,石灰罐子也一样。木板只要五寸宽,箭箭要中靶子上。石头灰罐破得阵,叉啪猫子一齐进。靶子也立一块板,板上先凿四个眼;眼内安个小木球,戳在锚子尖上留。……火器虽然是个宝,鸟铳却要铸得好。火药也要办得真,不然炸裂反伤人。铳手若是不到家,不如操演不用他。惟有一种竹将军,装得火药大半斤,三股麻绳紧紧缠,一炮响动半边天。件件武艺皆无损,石头锚子更要紧;石头不花一文钱。锚子要出一道圈;若是两个习得久,打尽天下无敌手。”看来还不是强调火器,尤其是多次提到“石头”。

      另外在《陆军得胜歌》(作于咸丰六年)中,还提到“第五军器要整齐,各人制件好东西;杂木杆子溜溜圆,又光又硬又发绵;常常在手摸得久,越摸越熟越值钱;锚头只要六寸长,耍出杨家梨花枪;大刀要轻要刀重,快如闪电白如霜。枪炮钻洗要干净,铅子个个要合膛;生漆皮桶盛火药,勤翻勤晒见太阳。锄锹镢子要粗大,斧头要嵌三分钢;火球都要亲手制,六分净硝四分磺。……第八兵勇要演操,清清静静莫号嘈;早习大刀并锚子,晚习跳墙并跳濠;壕沟要跳八尺宽,墙子要扒七尺高。树个靶子十丈远,火球石子手中抛;闲时寻个宽地方,又演跑队又演枪;鸟枪手劲习个稳,抬枪眼力习个准;灌起铅子学打靶,翻山过水习得马。”也都没有把火球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强调。

      《咸同贵州军事史》第十六章“军械与军装”中谈到清军的武器情况是“军械有大礟,谓大龙,视为无上利器。此外有土炮、鸟枪、鱼箭、刀、剑、戈、矛之类。其后有洋枪炮之输入。”

      洋枪洋炮只是川军购置,同书说“唐炯购械且聘英人麦士尼教练射击。夜间行军则燃炬瓣,大竹寻丈以畜脂,每二三百人而一炬,宿营备锅帐。亦有千里镜。近见当时统兵官所遗,较寻常者为精。”洋枪洋炮文坛在唐炯《援黔录》中记载的更为详细,如有“开花礟、福兵枪、马枪、双响枪”和洋火药、子弹等。由于有了洋枪洋炮,“洋炮队一进,贼无不望风披靡”,于是有了“弁勇自愿捐备两月口粮采办外洋军火”的事,因为“从征以来,蓑衣伤亡皆因贼枪甚众,闪避不及。自蒙发给洋炮,不独驱命保全,且得杀贼受赏”。因为麦士尼施放洋炮有功,唐炯还要求“赏给三品顶戴花翎以示怀柔鼓舞之意”。

      有的文献中也提到湘军使用炮、甚至是洋炮,如《咸同贵州军事史》第六册记,攻打镇远时,“黄润昌、邓子垣已进军焦溪,檄调炮船六号渡河至两路口”,在江口牛冈坡,“贵东道陈校一副将李正南率洋炮对会防”。《湖南省志》第一卷“少数民族起义记述”,说“席宝田率领的湘军使用洋炮”。

      苗族民间传说中普遍认为苗族义军的失败主要就是因为武器劣于清军。这一点看来不是推托之言。传说中大多笼统说是“洋枪洋炮”,运动则具体说到“来福枪”。说这些枪炮是从“鬼地方”买来的,“子弹一箱箱,大象土茶罐。用船运上来,挤满清水江”(《汇编》P390),看来这是炮。而“运来勾勾枪,不要火绳点,一扳就响"咚"!”(《汇编》P388),这可能就是枪了。

      看来清军的武器上的优势是洋枪洋炮。其中的洋枪可能是燧发式,因为击发式在当时的欧洲也才开始使用。鸟枪、土炮、铁炮和弩等远射武器双方都有。而双方都谈到的砍刀、梭镖、叉、铛钯之类可能很少使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用户

x
发表于 2018-9-6 20: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些玩意的人群以前都统称为刁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登录|纯文阅读|国术联盟 ( 赣ICP备09000768号 )

GMT+8, 2024-4-29 06:12 , Processed in 0.0532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Lu RongJun X3.4

Copyright © 2006-2023, Chinese KungFu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